台灣這幾年來路跑風潮很盛,但這些賽事包括發送的跑衣、補給站的飲水塑膠杯都可能成為廢棄的塑料危機,以一場4000人的活動來說,最低攝取水量去計算下來,去年700多場路跑要消耗的塑膠水杯數量多達392萬個,另外跑衣紀念衫也粗估有300萬件,在全民瘋路跑的同時,也正在對環境產生威脅。
超馬好手陳彥博分享自身比賽經驗,吸引不少粉絲到場。
超馬好手陳彥博:「那時候爬上去山頂再下來,再爬上去山頂再下來,然後連續爬3趟半。」
跑步風潮崛起,以去年來說全台總共舉辦784場路跑活動,當於一天就有2場,而這些卻可能成為環境隱憂。
記者詹舒涵:「越來越多的馬拉松比賽還有等等的相關賽事,卻有可能造成一些無形中的浪費。像是去年的台北馬來說,只要參賽的話就會拿到我手中這一件,綠色的淺色的這樣子的一個參賽衣,如果你完賽的話,就會再拿到我手中這一件完賽衣;也就是說,我參加一次的馬拉松比賽會拿到2件排汗衫,但我真的穿的到這麼多嗎?所以現在台北的馬拉松打算要推行的是綠色環台中商標推薦保的概念。」
捐贈發起跑者Stanley:「我當初可能自己以為可以1個月收1萬件,但沒想到1年只有3500件。」
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服務上,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商標註冊人享有商標的專用權,也有權許可他人使用商標以獲取報酬。一般來說,商標申請有以下三個作用:
1、指示來源或所有權;2、保證商品或服務擁有同等水平的質量或特質;3、用於廣告宣傳。
從廣義上講,商標對商標註冊人是一種獎勵,使其商品或服務獲得承認和經濟效益,商標也鼓勵創作和積極的態度。商標保護還可阻止仿冒等不正當競爭者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記,來推銷低劣或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商標制度主要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能使有技能、有進取心的人在儘可能公平的條件下,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銷售,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商標除了可標明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性來源,還有其他種類的商標。集體商標為某協會所擁有,該協會的成員用集體商標來標明其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和該協會所確定的其他要求。這些協會中有代表性的有,會計師協會、工程師協會或建築師協會。證明商標是用來證明達到某些規定的標準的商標,但不限於僅由任何成員使用。任何人只要交驗有關產品達到若干規定的標準的證明,即可取得證明商標。例如,用於乾酪的英國商標「斯第爾頓」即是一種證明商標。
坦言一切有待觀念推廣,但其商標推薦實要改的不只是穿不完的跑衣。
環境資源部部長李應元:「如果大家不改變生活習慣,2050年塑膠袋、塑膠碎片比魚類還多。」
出席路跑活動,環境資源部部長也帶頭疾呼全民減塑,而這場路跑活動已經有6年歷史,從2年前開始提供民眾能夠重複使用的矽膠杯。一個個黃色矽膠杯使用醫療級矽膠,成本一個50元,取代了200個50元的拋棄式塑膠杯,以一場4000人賽事來說,比賽建議最低攝取水量150毫升計算,2017年784場就要消耗392萬多個杯子,而主辦單位認為跑者很願意配合減塑。
路跑主辦單位行銷公關經理彭龍儀:「我們也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有跑者不習慣我們沒有提供瓶裝水、塑膠瓶裝水,可是我覺得經過說明之後,大家都能夠了解跟接受。」
全民瘋路跑卻瘋出廢棄危機,在尋求健康運動之餘,別忘了讓環境健康同步跟著開跑。
留言列表

